你你现在的位置: 靖江政协->委员之窗->容湖文苑
眷 恋 徽 州
时间:2012/9/6 9:13:11 作者:徐 柯

再晤徽州,不为探景,不为悟佛,唯有那以灰白色彩为基调的一个个民居群落,一次次给我以强烈的视觉冲击。青山碧水之间,高高的马头墙,青青的蝴蝶瓦,使我蓦然从城市林立的高楼中离去,进入了梦幻中的老家。

徽州古民居历经数百年风雨沧桑,如今仍完好地错落在山间河畔。在徽州千数以上大小村庄里,明代民居数以千计,清代民居则以万计,光黟县境内保存的明清时期建造的古民居就有3700余幢。在中国有史以来的民居建筑中,徽州民居是一座高峰。它分布之广泛,保存之完整,风格之优美,在中国,乃至世界都是一个罕见的奇迹。

“依山造屋、傍水结村”,当是徽州民居的特色,它深藏着我们古老民族“天人合一”的玄机。远远望去,粉墙青瓦,勾勒出一幢幢民居的轮廓,恬淡而清秀,古典而优雅,这是一幅幅酣畅淋漓的水墨画,又是一帧帧高调处理的艺术相片,处处给人一种优美的韵律感。难怪上个世纪三十年代,著名作家郁达夫徜徉其间,会写下“新安江水碧悠悠,两岸人家散若舟。几夜屯溪桥下梦,断肠春色似扬州”的名句。每每到西递,到宏村,我都感觉到这些民居的安详和宁静,忖度其历史的凝重和久远。我沿着那蜿蜒贯穿全村、经年灵动的水圳,踏着青青的石板小路,静静地穿过那些曲曲折折的小巷,探进几户人家,一股股浓重醇厚的文化气氛紧紧地裹携着我。这是从四书五经中直接传递过来的气息。几乎每到一户,厅堂中间都挂着巨幅中堂,并配有花鸟虫鱼、祖宗画像。中堂下面的佛龛上,有自鸣钟及两边摆放的花瓷瓶,还会看到有一侧放着一面镜子,这样的摆设也是刻意的,寓意举家“终身平静”。在这喧嚣的尘世,平静,正是我们需要的。你要接受儒家文化的熏陶吗?这里就是最好的课堂。“瑞玉堂”里,条条楹联,幅幅绘画,把孔孟的三纲五常、伦理道德概括个遍。中堂所言,文章本于“六经”,写尽了旧时文人底蕴的深邃;事业源于“五伦”,道出了徽商发达的秘密。至于“读书励志”、“清白传家”的古训,即便在当今,仍不无传承和借鉴的意义啊!

徽州的木、石、砖三雕,被称为徽州“三绝”,几乎在每家每户都可以看到。那门坊、门罩、漏窗上的造型从不雷同,门扇、窗扇、裙板、斜撑、壁挂上的雕刻更是精美绝伦。在西递村,西园中有两块雕凿着松石竹梅“四君子”的漏窗,画面上有八个层次,运用了中国古代雕刻技艺中的所有技法,堪称中国古代雕刻作品中的“绝世之作”。还有一户人家,天井中的十二个门扇上雕刻着二十四孝图,栩栩如生地图解了完整的封建伦理观,这是我们古老民族的印记。

“社则有屋,宗则有祠”,宗祠、家庙是徽州家族精神统治的象征。宗祠的建筑大多高大、宽阔而深邃,并且前后左右成对等比例,粗犷古朴,气势宏伟,从构架上给人一种肃穆、浩渺的感觉,让人顿生压抑敬畏。考察宗祠、家庙在徽州的盛行,不能不追溯村落聚族而居的渊源,此地原本是皖南的蛮荒之地,历代战乱频仍,迫使中原人陆续迁徙徽州。他们势单力薄,需要一种自我保护,以抵御本土越族及先期入迁家族的侵扰。他们必须依靠家族的力量,形成一致对外的格局,从而,宗法观念、宗族凝聚也成为他们得以繁衍的重要依凭。于是,宗祠、家庙便成了这种凝聚力量的精神象征和标识。

我看着,悟着,我想,徽州古村落为什么吸引这么多目光忽然明亮的游子,就是因为穿过古民居村落的风,正是我们在滚滚红尘中呼吸不到的“文化之氧”。

 

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
上一篇: 聆听海顿 下一篇:江南的精神底部